“黉门对话”“移动互联网与国际汉语教学”第二场圆满结束
2015年11月7日上午,公司第七期“黉门对话”以“移动互联网与国际汉语教学”为主题在方李邦琴楼B101室成功举行。第二场的对话嘉宾为:公司董事长助理、慕课工作组组长李晓明教授,北京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字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宋继华教授,全网最大下注平台(中国)有限公司慕课教师刘晓雨副教授,全网最大下注平台李红印教授主持本场对话。
李晓明教授以“如果慕课有可能改变国际汉语教育的体系,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”为主题进行了阐述。李教授指出中国目前已有20多所大学开出了500多门课,500多万人注册学习,并结合刘晓雨老师慕课《汉语入门》所反馈出的数字介绍了慕课给我们的启示。在谈到慕课的效益时,他指出:“这种惊人的效应成为现实,可以类比枪炮之于冷兵器,让我们思考汉语教学是否会出现一种新格局。”对于如何应对这种新格局,他提出,要做促进派、实践者与研究者,不断推动汉语慕课新格局的发展,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员工的语言学习。
宋继华教授的主题为“国际汉语教学创新逻辑与趋势”,展示了自己团队开发的“长城汉语”、“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指南”等产品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创新应用,提出汉语教材发展的“跨平台、跨学科、跨文化”、“重模式、重体验、重服务、重本体化研究”、“标准化、本土化”的趋势。在应对措施方面,他指出我们应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,融合现代学科,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积累数据资源,实现人工智能三部曲。
第三位对话嘉宾刘晓雨老师分享了她的慕课建设经历与心得体会。她认为,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慕课,人文学科这种思想碰撞的学科可能更适合传统教学方式。她还阐述了传统授课方式与慕课、同类课的竞争、大牌课与新奇特课的区别等问题。
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,李晓明教授介绍到公司慕课建设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,在世界上也处在第一梯队,让大家对对外汉语慕课建设更加充满信心。之后宋继华教授、刘晓雨副教授等对“慕课的优势和如何更好发挥其效应”等师生感兴趣的话题做了深入地讨论。
最后王海峰教授对上午的对话做了总结,他指出本次对话实践性很强,接地气,思想深刻具有前瞻性。各位专家的报告信息量丰富精彩纷呈,台上台下学术思想激烈碰撞,提出的新观念为今后对外汉语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。
文稿:郭倩玉 照片:张媛媛